如果用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来比喻如今中国光伏市场的竞争局面,现在应该处于《美国队长3:内战》的阶段。上半年的光伏行业价格战声势浩大,刀剑无眼,无一幸免,产业链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全链亏损。
全链亏损的背后,一面是冰山,一面是火山,繁华与萧条都是光伏行业的写照。一方面,产能推进很是激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超32%;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7%;出口方面,上半年硅片、电池、组件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4.5%、32.1%、19.7%。但另一方面,价格已经坐实了“跳楼价”的背后含义,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亿元,同比下降36.5%,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186.7亿元,同比下降35.4%。
作为我国在国际上的“长板”行业,经历几十年发展的光伏行业在国际上占领产能和技术双重优势后,正在通过内卷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新。谁能熬过亏损成功“上岸”,大家都在寻找穿越周期的一叶扁舟,抑或自己造诺亚方舟。在这其中,光伏自动化厂商和设备厂商的造船之道,值得探究。
01流血求生,内卷之痛
开篇我们提及了光伏这一轮价格战中电池片、组件、硅片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如果具体说明的话,这一轮价格战中多晶硅和组件等产品定价已经突破的成本线,意味着“开产即亏损”。其中,组件的开标价格持续下跌,基本上在0.7-0.8元/瓦的范围内;多晶硅价格同样已跌破行业全成本线,多晶硅致密料价格相较年初下降近40%。
虽然产能还在增长,但产能增速其实已经大幅度下降,项目数只达到去年同期四分之一左右。全产业链亏损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光伏行业内项目终止、项目延期、开工率下降,甚至停产的情况层出不穷,上半年光伏企业在国内的工厂停产总数共有六家。
为什么企业积极追求扩产,这是因为产能是企业竞争市占率的必要武器,快速扩产的确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成本优势。此外,现阶段TOPCon产业化发展迅猛,光伏厂商深知技术不跟上就注定被淘汰,企业也面临着新技术引进和产线改造的难题。
在此情景下,光伏企业的追求十分明显,就是各行各业许多年来反复强调的降本增效,这个市场对于自动化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需求不减,市场空间依然存在。今年年初,隆基绿能相关人士表示,产能竞争加剧,对降本增效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会加快更高自动化的生产,不断通过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生产工具,实现大数据下的以销定采、以销定产。
这意味着光伏厂商在制造端,对于设备自动化效率、产线改造价格等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于是今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光伏自动化厂商也在抛弃一部分利润,力求打入更多产线之中。如今的方案供应商面临着需要向光伏厂商证明自身方案的性价比的难题,因为光伏厂商价格压缩,在产线上手头也不阔绰。而光伏产业的产线改造和设备供给目前处于占位阶段,因为光伏厂商也在追求技术迭代之间产线改造成本最小化,达到“可持续发展”,对于自动化和设备厂商来说,加强现阶段渗透率,也是为未来搏一分生存的可能性。从一季度的财报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自动化厂商营收增长百分比不及净利润增长百分比的原因就在于此。在疯狂内卷的当下,大家都想占领市场。其中,营收同比增长率低于净利润同比增长是常态,更有甚者营收降低。
此外,在光伏新旧技术轮替换代的过程中,TOPCon已经率先实现产业化,光伏厂商在此方面新增的产能明显高于其他技术路线。一方面是因为TOPCon生产工艺与PERC相通,因此设备更加兼容,改造成本低;另一方面,这项技术的现阶段成本控制比HJT等技术更优。
以光伏先进产能核心设备供应商——拉普拉斯为例,该公司近几年的的研发生产的LPCVD设备与硼扩散设备,是N型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的核心支持设备。但该公司近几年自动化及其他设备销售单价逐年下降,分别为154.65万元/台、103.56万元/台、88.48万元/台,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也极速下调,从2020年的37.45%下降至2023年的3.61%。取而代之的是镀膜设备占比迅速提升,这是因为该公司该公司的镀膜设备可用于产线转型的核心工艺流程。由此,镀膜设备的议价权更多掌握在拉普拉斯自身,近三年销售单价分别为377.56万元/台、438.98万元/台、389.44万元/台。同期,我们关注该公司的自动化及其他设备销售单价会发现,正在逐年大幅下降,分别为154.65万元/台、103.56万元/台、88.48万元/台。
从表面上看,这家公司的营收总有支柱,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去年年底已成功过会,正在冲刺科创板IPO,距离离上市仅一步之遥,但是公司却迟迟未进行发行,足以证明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受到大环境影响,处于动荡之中。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旧产线升级改造和新技术迭代升级对于光伏自动化厂商带来的影响。理论上,PERC等旧产线改造成TOPCon技术路线,是基于主要生产设备可以在两种电池技术间共用。按照晶澳科技扬州基地总经理郭亚菲向媒体提供的数据来看,单吉瓦的PERC电池产线改造为同等规模TOPCon产线的成本约为0.4-0.5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饱和车间产线改造会带来一定产能下降,原本1GW产线的实际产能利用率可能只有80%。这也是产线改造推进受阻的原因,企业需要多方面重新考量性价比是否最优。换个角度考量,有些产线评估之后本就不适合升级,对于设备尺寸、厂房容余度有限的厂房来讲,改造升级无异于大换血。所以有企业和政府因为诸多原因不想关停旧产线,旧产能的出清也是现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实的复杂度超出预计,在升级方案没有极为吸引人的利润空间时,自动化设备在此方面的市场天花板并不能乐观估计。
由此,目前谈论PERC产线的改造问题还为时尚早,等到N型电池设备进一步成熟后再考虑对PERC产线的改造更有意义。这取决于PERC的生命周期,至少明后两年,PERC还是有市场需求及生命力的。现阶段,光伏自动化厂商将重点放在产品提效上竞争力会更强,产线效率升级对于光伏企业而言诱惑力更大一点。
02技术并起,乾坤未定
上文我们主要关注了目前光伏行业主要的改造方向TOPCon,这是因为由PERC电池片的基础架构升级而来的TOPCon具有更高的效能和低成本。该方面入局玩家众多,包括晶科能源、协鑫集成、横店东磁等。按照过往经验,光伏电池技术升级换代还是比较快速的,PERC电池在2018年仅用一年时间就将上一代的BSF电池市占率从60%挤占至31.5%,并将自身市占率提升至65%。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30年光伏电池技术市场会进一步被高效电池产能所替代,而每一轮技术迭代均带来旺盛的设备扩产需求,推动上游电池片设备生产厂商进入发展快车道。
回望现在等待出清的旧产能,由于大尺寸硅片,特别是矩形片的导入,现有的PERC产品生命周期会延长,但不可避免地要被高效低成本的N型技术替代。
但在现阶段,如今的光伏行业很难要求市场全部为新技术买单,低价成熟的技术一定会有市场空间。自动化厂商中,具有多线技术路线的厂商更容易保持净利润稳定。
例如捷佳伟创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1.93%,该公司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高效、超高效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目前已经成为以TOPCon为主流技术路线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罗博特科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上涨1.52%,净利润同比上涨39.23%,该公司能够提供PERC、TOPCon、HJT、XBC等技术的设备,在各电池技术路线上采取了全覆盖的布局策略,并且在TOPCon、HJT、XBC等新一代技术路线上推出了在降本或增效上具有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
金辰股份2024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加26.45%,净利润同比增加21.58%,相对平稳,该公司同样在HJT、TOPCON领先技术布局了成套装备,并研究下一代光伏叠层电池生产设备,布局钙钛矿电池镀膜设备真空蒸镀机、磁控溅射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储备公司电池新技术路线,推动光伏产业持续更新迭代。
而自身设备应用场景较为垂直的光伏自动化厂商与设备厂商会受停产冲击更大,在现阶段许多自动化公司会选择让渡一部分利润,以求渗透率,这会导致公司的净利润增长速度低于营收增长速度。
例如奥特维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上涨89.06%,净利润同比上涨50.44%,公司核心产品为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大尺寸硅片分选机继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但该公司年中预告称,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32.53%至47.82%,状态良好。
迈为股份2024年一季度营收91.80%,净利润17.79%,该公司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打破了丝网印刷设备领域进口垄断的格局,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的海外销售,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海外市场。
而在光伏排版工业机器人方面颇有名气的埃斯顿也表示,因为光伏行业销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严重,为保持市场份额提升,造成毛利率有一定下滑,使得公司毛利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
由此可见,未来光伏自动化行业和设备行业不仅要向高产能、低功耗方向发展,其中的设备研发与新工艺结合更加紧密,随着光伏行业技术加速迭代,这类厂商必将走向技术多元化,创新能力将是一大考验。
03结语
总体来说,光伏行业正处于行业阵痛周期,主要因为P型电池组件的落后产能的结构性过剩,但更高理论极限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仍处于产能不足的情况,这也将引发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而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将有两点,第一是继续追求更高转换效率的技术走向产业化,第二是光伏将进一步破解消纳难题,打开未来应用场景的无限可能。
从TOPCon到HJT、BC,从晶硅技术到钙钛矿技术,都有玩家入局,全产业链同步跟进。也有隆基这样坚定投身BC(Back Contact)技术路线的,一如这家企业看好单晶硅并得以突围那样,协鑫也将颗粒硅视为光伏行业的未来技术,未来会有更多企业续写神话。未来将是多种电池片处理方式共存的局面,具体工艺环节也将有更深刻的迭代,例如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技术等。在消纳方面,光伏配储已成为一大趋势,这将促进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进一步提升市场价值。
回到当下的价格战激烈竞争,我们不禁回忆起去年行业一派祥和时,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的预言:“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脆弱的、技术不够领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够完善的企业可能会首先受到伤害,能否在洗牌过程中活下来是存疑的。”
新一轮的竞争其实早就开启,如果大胆预言下个周期光伏行业会出现宁德时代一样的企业么?依然不会。因为光伏行业技术壁垒并非如此之高,最重要的是,正如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所说,光伏行业技术路线到现在为止胜负未定。
另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权威发布,今年5月21日起,将加大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行业内的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将会发生一系列收购重组,在光伏厂商对一体化建设应对供应链冲击的态势而言,自动化厂商未来不乏被卷入这类市场动作的可能。
如果不被收购,在如今技术内卷的情况下,为光伏厂商技术赋能的自动化企业和设备企业也有望涌现出新一批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对于设备厂商和自动化而言,紧跟光伏企业的技术步伐,并且将性价比摆在第一位将是两个并重的课题。
无论如何,对于光伏行业上下游的诸多参与者而言,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冒险仍在继续。